【检察官的办案手札】办案有力度更有温度(一)
案结同时帮当事人解开心结
“现在父子俩没有再发生冲突,十几年了,家里紧张的气氛不断缓和。”在对故意伤害案件进行回访时,河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刘杰及助理黄河听到了这样令人欣慰的反馈。
老李(化名)和小李(化名)父子俩十几年来关系特别紧张。小李青春期时有很强的叛逆心理,而老李又管教过严,缺乏沟通的父子俩心结越来越深,甚至到了一顿安稳饭都吃不下去的地步。去年年底,小李聚会饮酒晚归,想起往日老李的行为,小李火上心头,冲进卧室便打老李,老李情急反击,打伤了小李。
今年年初,该案转到了河西检察院。检察官刘杰和助理黄河查阅案卷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化解父子之间的矛盾比处罚老李更有意义。通过多次约谈当事人,刘杰和黄河感觉到老李、小李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心里还是在意父子感情的。尤其是老李,他不善言谈,在小李青春期时对他的管教完全是出于爱子情切,只是沟通方式欠妥,这才造成了父子俩十余年来的隔阂。
于是,承办检察官当起了父子俩的心理医生和沟通桥梁,在耐心化解二人内心怨气的同时,为该案举行了公开听证会。在批准逮捕审查的7天期限内,既要调查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又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检察官们加班加点做着准备工作。听证会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办案机关、当事人、检察官各抒己见,最终对老李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案件至此告一段落,但检察官始终关注小李与老李关系缓和与否,经常通过电话进行回访,得知二人未再发生冲突,关系日趋缓和。
河西检察院将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转变办案观念的抓手,通过“认罪认罚”“公开听证”等制度,积极探索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将依法办案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